
2025輕食店生死線:三大雷區踩中即倒
文章出處: 責任編輯:上禪餐飲品牌全案策劃閱讀量:362 發表時間:2025-03-29
“吃輕食吃進醫院,我這輩子都不想再碰沙拉了!”上周,上海白領小陳在社交平臺曬出腸胃炎診斷書,配圖是一份發蔫的雞胸肉沙拉。評論區瞬間炸鍋:“我家樓下輕食店用的蔬菜都是爛葉子”“上次吃到發酸的蝦仁,老板還說‘輕食就該有發酵風味’”……
這些吐槽背后,是2025年輕食行業正面臨的生死洗牌。上海市場監管部門近期披露,某知名連鎖輕食品牌因食材霉變、營養標簽造假、過敏源標識缺失等問題被頂格處罰并全網曝光,門店一夜關停七成。
一、營養標簽:你寫的“低脂”,可能是違法的開始
輕食店老板張姐怎么也沒想到,自己精心設計的“低脂高蛋白”套餐,會因標簽問題被罰到懷疑人生。“我以為只要不用油炸、少放醬料就叫低脂,誰知道還要按國標算熱量值?”
行業現狀:
某上海輕食品牌被查出“蛋白質含量虛標30%”,實際檢測發現其宣稱的“每份30g蛋白質”僅含20g。更有商家用普通食用油替代橄欖油,卻在菜單標注“地中海健康配方”。
避坑指南:
- 購入專業檢測儀器或與第三方實驗室合作,每季度更新營養成分表
- 忌用“無糖”“零添加”等絕對化表述,改為“低糖”“少添加”
- 參考《餐飲即食食品營養標識規范》,標注必須包含“4+1”(能量、蛋白質、脂肪、碳水化合物、鈉)
二、過敏源警示:一根芝麻毀掉一家店
00后創業者小林剛賠光50萬積蓄——有顧客因未看到菜單上的花生碎提示,食用后引發過敏性休克。法院判決書顯示:“菜單過敏源提示字號小于其他文字,屬重大過失。”
監管動態:
上海已要求輕食門店在收銀臺、包裝袋、電子菜單三處同步公示過敏源信息,字號不得小于正文且需用色塊突出。某外資輕食品牌因未標注麩質過敏源,單店單日被罰沒2.3萬元。
救命操作:
1. 建立“過敏源五查機制”:采購查、入庫查、加工查、出品查、配送查
2. 設計“過敏盾牌”標識系統(如
上禪總監微信
掃一掃添加

上禪品牌策劃公眾號
掃一掃關注
